一個極度缺愛的人,往往會有這4種無意識的表現
簡單心理學
1640959697
「為什麼我們總會喜歡上一些不在乎自己的人呢?」
「因為我們只會接受,自己覺得配得上的愛。」
——《壁花小姐》
心理學家奧拓·蘭克在《出生創傷》一書里提到,每個孩子的出生,都伴隨著強烈的不安全感,因為如果無法生活在一個有愛的環境里,那麼自己很有可能是活不下來的。
除了一系列的生理需要,渴望被愛也是每個人身上的一種原始的心理需求。
但即使是再盡責的父母,也不可能百分百地滿足一個孩子對愛的渴求。
心理學家蘇珊·伍德豪斯於2019年的一項研究指出,父母只要能夠做到50%的正確,那麼就已經成為了一個足夠好的養育者。
事實上,一定程度的匱乏感,是一個人共情能力的重要來源,一個被過度溺愛的孩子,往往會成為一個難以與他人共情的人,同樣,也很難與他人建立起真正的親密關係。
也就是說,缺愛是大多數人身上共通的一種感受,也正是由於這種感受,讓人與人之間產生了一種聯結。
但如果一個人長期處在一個極度缺愛的生活環境里,那麼這種匱乏感很有可能會將一個人壓倒,而出現以下4種難以自控的無意識表現。
表現一:反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