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那場突如其來的災難讓無數家庭支離破碎。在廢墟與泥濘中,有一位父親,他用最原始卻最深沉的方式,詮釋了什麼是父愛如山。
地震發生後,程祥林和妻子在北川縣城的廢墟中,終於找到了他們14歲兒子的遺體。那一刻,世界仿佛崩塌,程祥林抱著兒子冰冷的身體,淚水模糊了雙眼。他輕輕撫摸著兒子的臉龐,那張曾經充滿朝氣的臉,如今卻再也感受不到溫度。妻子在一旁泣不成聲,悲痛幾乎將兩人吞噬。
但程祥林知道,他不能倒下。
他要帶兒子回家,帶回他們溫暖的家,讓兒子在家鄉的泥土中安息。他找來一條紅色的毛毯,小心翼翼地將兒子包裹好,仿佛兒子只是睡著了一般。然後,他用繩子將兒子牢牢地綁在自己背上,繩子深深勒進他的皮膚,但他的眼神堅定無比。
回家的路早已被地震摧毀,原本熟悉的山路變得崎嶇難行。程祥林背著兒子,邁著沉重的步伐向前走去。每一步都像是在泥濘中拔腳,每一步都伴隨著劇痛,但他沒有停歇。妻子跟在身後,一步一挪,兩人互相扶持,彼此鼓勵。
「一定要帶兒子回家。」程祥林在心裡反覆默念。他的背影在廢墟中顯得那麼孤單,卻又那麼偉岸。沿途的救援隊員看到這一幕,眼中滿是敬佩與同情,想要上前幫忙卻被他拒絕了。「這是我的兒子,他已經沒了,我要帶他回家。」這句話簡單而有力,承載著一位父親對兒子最後的承諾。
餘震不斷,山體隨時可能再次塌方。程祥林背著兒子,穿過崩塌的山路,跨過湍急的溪流,甚至在泥石流中艱難跋涉。他的衣服被汗水浸透,又被泥水染黑,腳上的鞋子早已磨破,腳底全是血泡。但他沒有喊疼,沒有退縮。他只有一個念頭: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