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母親是妾,出殯不能走正門,他躺在棺上大喊:今天我死了,出殯
「你母親一個妾室出身,如何能通過我譚家的大門,這不合禮制,你母親也進不了這個大門。」
漫天飛舞的紙錢像雪花一樣灑在他母親的棺材上,儘管他十分著急,但族長卻一點都不讓步,任憑他是個什麼身份。
他不甘心母親就這樣被人侮辱,以身代母:「今天我就代表我母親,走正門,我看誰敢攔?」
究竟是何種原因,讓貴為清朝大官的他也不得不屈服在這禮法上,甚至都不能給自己母親正名?
譚母受辱
當時清朝已經滅亡,但社會並沒有陷入和平之中,譚延闓此時正在跟別人爭奪湖南省總督的位置。
儘管他已經是第二次擔任湖南總督,但時局的不穩定雖然都有可能讓他下台,然而正在這個時候,一份書信卻傳來了一個壞消息,譚延闓的母親去世了。
她的母親自幼悲苦,一生都生活在輕視之中,連帶著他也受到了不少輕視,從來都沒有得到別人的正眼看待。
一邊是為母親送喪,一邊是權力,但譚延闓還是決定,先回家,送母親走完最後的一段路。
從譚家到譚家祠堂的這條路不遠,但譚延闓的母親走了一輩子也沒有走到,但今天譚延闓卻想帶著自己的母親走完這條充滿封建束縛的路。
譚延闓是庶子,一輩子沒得到多少人正眼看,包括他的母親也是如此,但好在譚延闓十分努力,考上了進士,又當上了湖南總督,總算可以光明正大的的送自己母親進入譚家祠堂。
然而等到譚延闓悲傷的來到譚家祠堂時,一幫子遺老遺少卻突然站了出來,嚴令禁止譚母的棺材從正門進入祠堂,只能從旁邊的小門進去。
秋風蕭瑟,落葉紛飛,譚延闓的心中無限淒涼,自己已經變得這麼出色,也不能阻止母親被輕視,難道妾室就活該被人輕視嗎?
譚延闓也是從這種封建大家族走出來的,自然知道這幫遺老遺少的執拗程度,說好聽點時頑固,說不好聽點就是被封建禮制腐朽了腦袋。
但譚延闓沒辦法,他也是大家族的一員,族長的態度很強烈,但譚延闓為母親正名的心更強。
「我母身死,猶如我心死,既然你們不讓我母親走正門,那就把我當成我死去的母親。」
說完,譚延闓沒有多說話,便強行闖門,朝著正門前進,這是譚延闓第一次嘗試突破禮法的限制為自己母親正名。
被人操縱的丫鬟生活
譚延闓雖然十分勵志,以一個庶子的身份考上進士,但是他的母親生活卻極為慘澹。
在清朝,丫鬟是沒有什麼人權的,對主家來說,給口吃的就已經是大恩大德了。
但好在儘管譚府對丫鬟不是很看重,但能吃飽飯已經超過了當時很大一群人,歧視和輕視反而是最不重要的事情了。
但偶有一天,譚仲麟卻突然跟李氏發生了關係,隨後便撒手不管。
這種情況對李氏極其不好,但好在有了譚仲麟的寵幸之後,李氏也不再受他人欺辱,也不知是李氏幸運還是霉運,就那之後,李氏卻突然懷了孕,這對一個丫鬟來說,是一步登天的事情。
但是對李氏來說卻沒有太大感觸,憑藉一個孩子過上好日子,已經是他意想不到的事情了。
當孩子生下後,譚仲麟十分高興,儘管李氏的身份低微,但是一個兒子足以讓譚仲麟對李氏好一點。
當然,李氏此時也不能跟譚仲麟等人上桌吃飯,在其他人眼裡,李氏也不過是一個給譚仲麟生了男孩的丫鬟,無論是家世還是地位都跟他們這些姨太太不匹配,李氏梅伊歐自己的選擇權,她只能被動的向前走。
子貴母未必貴
但好歹孩子的出現讓李氏不再是浮萍,她變成一個有寄託的人了,而系住她跟譚府的線,就是她的孩子譚延闓。
譚仲麟給孩子取名譚延闓,李氏沒有什麼反對和選擇的權力,生了孩子之後,她的未來已經跟譚府綁定了。
天資聰慧不足以形容譚延闓的聰明程度,只能說,隨著譚延闓的長大,李氏在譚府生活的環境也越來越好。
但李氏也只能遠遠的看自己兒子一眼,譚延闓是被譚仲麟親自培養的,能夠遠遠的看上一眼自己的孩子,李氏就已經安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