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相當於如今什麼學歷?說出來可別不信,別被電視劇誤導了
我們經常說窮秀才,破秀才,愣頭愣腦的呆秀才。
影視劇中的秀才好像讀書讀過頭了,有點愣,有點呆,看上去腦袋瓜好像不太靈光。
現實中的秀才真像影視劇中那樣痴傻嗎?還是說,我們所有人都被影視劇騙了?
濾鏡下的秀才
在我們大部分的印象里,秀才大都是穿著一身青棉布衣,踩著一雙黑色布鞋,頭髮梳得整齊,一開口便是「之乎者也」。
如果可以,左手捏上一支禿筆,右手再撥弄一個破算盤,這「窮酸秀才」的形象就躍然於紙上了。
如果仔細想想,這有點不符合邏輯。
古代最高統治者是皇帝,而幫助皇帝治理國家的就是這些參加科舉的「秀才」。
難道皇帝都喜歡這樣的「書呆子」?
而且,我們看到的官員要麼是睿智多思的「忠賢之士」,要麼狡詐無比的「奸佞小人」,完全和「痴傻」沾不上半點關係。
可是參加科舉的必須都是「秀才」,這就非常不符合常理。
難不成科舉考試真有「鯉魚躍龍門」之說?
在沒高中之前,秀才都是呆呆笨笨的「傻秀才」,等到參加科舉高中後,立馬化身為「足智多謀」的朝廷命官?
很明顯,這是不可能的。
歷史上也沒有什麼「龍門」,更沒有什麼「官場速通教材」,有的只是眾人對秀才的偏見。
因為古代交通方式不變,信息流通也比較差,所以很多地區的官員處於「天高皇帝遠」的情況。
沒有了皇帝的監督,這些官員的權力很大,往往決定著一個地區百姓的「生死大事」。
比如在清朝的知縣,就兼顧著這個縣城的刑事、財政,布政、軍事等一系列大權,簡直就是這個地區的小皇帝。
一個小小的七品縣令就已是如此,更別提上面的朝廷大官,更是有著無上的權力。
再加上古代不能輕易告御狀,如果遇到不公之事,只能逐層上報。
這就導致了百姓們十分害怕「官兵」。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嘲笑古人「膝蓋軟」,其實並非他們膝蓋軟,而是生活所迫。
在走投無路的時候,只能屈膝低頭,以求自保。
並且很多人想在縣城活下來,還需要主動獻殷勤,長此以往,也就形成了心理負擔。
因此,在這樣的權力壓迫下,人們不自覺地為官員加了一層濾鏡,而對毫無功名的秀才嗤之以鼻。
正如他們心裡恨官員,但卻不敢反抗,只好去恨即將做官的秀才。
既然如此, 歷史上真實的秀才又是什麼樣子的?
歷史中的秀才
在歷史中,真實的秀才大都過得不錯。
和現在的義務教育不同,在古代,普通人的溫飽都難以保證,每日砍柴喂牛種地,根本沒時間讀書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