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蘋果不叫「蘋果」,古人取了個非常唯美的名字,日本沿用至今

2024-03-12     花峰婉     反饋
1/5
古代蘋果不叫「蘋果」,古人取了個非常唯美的名字,日本沿用至今

現在人們大多數知道的水果其實都不是我國本土產的,而是由國外引入的。例如蘋果這個被大家熟知的水果,肯定許多人都想不到它竟然不是本土水果。

它其實是一種在西方引進的水果,然後經過我們自己的種植技術的不斷改良,最終才成為了現在的水果。早期由於煙台地區的氣候較暖和,十分適合蘋果的種植,於是最早我國的蘋果是在山東煙台等地進行栽種。

而現如今我國也成為了產出蘋果最多的地方,達到世界上蘋果產量的65%以上。

其實蘋果在我國分為兩大類:一種是在1871年時期傳入到我國的「西洋蘋果」,另外一種則是我國的本土蘋果:「中國綿蘋果」。距今已經有2600多年的栽培歷史了,而現在日常生活中大家買的蘋果就是由國外引入的西洋蘋果,因為它的口感和顏值都更好,因此更受大眾的歡迎。

蘋果的種類不僅多種多樣,它的叫法也有許多。不同地區、不同文化、不同時期、大家對蘋果的叫法都不同。在道教的文化當中,他們將蘋果視為仙果。在香港等地,他們又叫蘋果為蛇果。而現在大家通常叫的「蘋果」其實是經過幾次名稱演變而來的,日本至今沿用了我國古代時為蘋果取的名稱。

那麼蘋果一詞到底是如何演變而來的呢,日本沿用我國古代時為蘋果取的名稱又有什麼故事呢?

其實,在最初蘋果傳入中國時,我國一早是沒有「蘋果」一詞的。到現在蘋果在我國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栽培歷史了。在夏禹時期,人們吃得「紫奈」,就是我們口中的蘋果。

因此,「奈」應該算是蘋果最古早的一個名稱了。在漢代早有對奈的記載,在一篇詩作中有這樣一段話:「盧橘夏熟,黃甘橙楱,枇杷橪柿,亭柰厚朴,梬棗楊梅。」,其中的「柰」就是如今俗稱的蘋果。迄至明代,不但有「夏熟」的「素萘,朱柰、綠柰」,而且「涼州有冬柰,冬熟,子帶碧色」這些都一一證明了蘋果最早的名稱是「奈」。

最早它們是原產於新疆地區,由於新疆的特殊位置,日夜溫差大,因此產於新疆的蘋果都十分甜,其口感偏向於我們現在所說的綿蘋果。清代時期人們曾這樣評價過奈:「味甘松,未熟者食如棉絮,過熟又沙爛不堪食」。

由於最開始傳入中國的奈的口感並沒有很好,因此當這個品種的蘋果傳到中國之後就被許多本土水果取代,逐漸被淘汰掉。後來又經過了羅馬人對這種品種的蘋果進行栽種改進之後,然後再傳入到歐洲的其他地區進行推廣。最後又傳入到中國進行大量栽種,進行了新一輪的創新,最後出現了更多新的品種,並且在中國內得到大量的推廣。

正是在這一時期,蘋果在傳入中國的同時也傳到了日本。日本在進行明治維新之後,他們從各個方面學習西方的文化,當然對於水果文化也不例外。蘋果的種植技術就是在這一時期傳入到日本的。在傳入日本初期,蘋果原來的名稱也不叫蘋果。
1/5
下一頁
奚芝厚 • 167K次觀看
舒黛葉 • 31K次觀看
奚芝厚 • 5K次觀看
舒黛葉 • 8K次觀看
福寶寶 • 47K次觀看
奚芝厚 • 4K次觀看
舒黛葉 • 15K次觀看
喬峰傳 • 4K次觀看
舒黛葉 • 4K次觀看
舒黛葉 • 7K次觀看
舒黛葉 • 35K次觀看
舒黛葉 • 13K次觀看
奚芝厚 • 2K次觀看
舒黛葉 • 7K次觀看
花峰婉 • 2K次觀看
呂純弘 • 17K次觀看
舒黛葉 • 8K次觀看
奚芝厚 • 2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舒黛葉 • 2K次觀看
舒黛葉 • 2K次觀看
舒黛葉 • 13K次觀看
舒黛葉 • 13K次觀看
舒黛葉 • 23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