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走出舒適區,實現自我成長
舒適區(Comfort zone)指的是一個人所表現的心理狀態和習慣性的行為模式,人會在這種狀態或模式中感到舒適。
如果一個人長時間待在自己的舒適區,沒有一點危機意識,不思進取,其實就是青蛙效應。
那麼,要想擺脫這種情況,只需簡單2個步驟,就能走出舒適區。
第一步,在舒適區邊緣成長
在心理學中,將人對外界的認知分成了3個部分,分別是:舒適區、學習區、恐慌區。
舒適區很好理解,就是處於熟悉的環境中,做熟悉的工作,在舒適區內的人成長緩慢,能夠學習到的東西很少。
學習區是我們很少接觸的或者是從未涉及到的工作,對這些工作會感到好奇,在學習區,能夠得到充分的鍛煉和成長。
恐慌區是會讓人感覺到焦慮和恐慌,有很大的壓力,甚至會不堪重負。
因此,學習區是最好的,但是盲目地跳出舒適區,也會帶來不適應、焦慮和壓力,並不有利於成長。
所以,最好的方式是在舒適區邊緣成長。從一些簡單的事情開始,比如從不運動、不看書,到每天健身、讀書、學習,慢慢擴大自己的舒適區,逐步成長。
第二步,不斷擴大能力范圍
職場中,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股神巴菲特曾說過,能力圈范圍的大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很清楚自己的能力圈范圍。
在工作中,不要對自己盲目地自信,要清楚地認識自己,知道自己能力圈范圍。
只有當你具備一定的工作能力和技能,知道自己的能力圈范圍,然後嘗試著走出舒適區,這樣會更加穩妥,否則,最後不僅什麼工作都做不好,甚至還會影響你未來的發展。
因此,不斷的擴大自己的能力范圍,提升自己的能力,讓自己變得更強,才能快速成長。
走出舒適區,才能夠逐步成長,工作態度的改變和能力的提升,會讓你變得越來越強,在面臨職場危機的時候,才不會被淘汰。
追求安穩的生活並沒有錯,但是如果不能居安思危,沒有成長意識,就會面臨各種風險,甚至被淘汰。
因此,在工作中,千萬不要貪圖安逸,要具有危機意識,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強。
職場中,你是追求安逸還是喜歡折騰?歡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