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項羽披荊斬棘的過程中,那些跟著自己從家鄉出來的打拚的老兄弟,很多也成為項氏集團的核心和骨幹。有些不明所以的人動不動就說項羽捨不得封賞部下,那是純屬斷章取義,項羽對英布、龍且這些人很差嗎?對江東故舊很差嗎?所謂封賜和提拔永遠都是講階級的。
然後,咱們就要講一個核心的問題了。當你創辦一個龐大的企業,在人力資源方面你的核心是什麼?會是你那成千上萬的基層員工嗎?不可能的!永遠都是那些跟你同心同德的精英骨幹。舉個很簡單的例子,一支部隊,大頭兵死傷過半,但核心指戰員還在,這支部隊基本要不了多久就能恢復過來。但是如果一支部隊的指戰員死傷殆盡,基本上就回不去了——當然也可以另派主心骨,但再拉扯起來的部隊基因就變了。
項羽真的就是一點也接受不了失敗嗎?一點也不知道妥協嗎?其實不是的,大家不要把一個天才式的人物想得這麼簡單。比如他之前跟劉邦對峙,派人去遊說坐擁齊地的韓信幫自己或者自立,這不就是跟現實妥協嗎?
所以,項羽在垓下的時候,並不是因為失敗就絕望了的!不然他選八百多名將士突圍幹什麼呢?他真心如死灰,在垓下跟劉邦血戰到底不更好嗎?
真正讓項羽萌生死意的是:他精挑細選的那八百人是他最後的希望、最後的火種,結果在突圍的過程中,越打越少,最後只剩下20多人了,還被敵人死死咬住了。項羽一個人逃回江東其實意義不大了——凡事都需要你親力親為你又能支棱起多大的攤子?你從頭再來去培養你的合格幹部系統又需要多大的成本和多長的時間?你又真的可以肯定已經海選過多次的江東還有那麼多可造之才嗎?
所以,逼死項羽的最後一根稻草其實是他的骨幹系統被摧毀!
然後咱們要講一個男人的擔當的問題。有人喜歡那「衣錦還鄉」的故事去嘲笑項羽,朋友們,大可不必!等你們哪天到了項羽的處境你們就會明白,鄉親們砸鍋賣鐵地支持你出去闖事業,你要不要及時回去跟鄉親們一個迴音?要不要向鄉親們表態自己還記得過往?
當一個人輸光了所有的資本和籌碼,輸光了自己和其他人的希望和寄託之後,如果真的能沒心沒肺地活著,這樣的人一定是在突破道德良知的下線的。那些挑刺說項羽不肯過江東是虛榮高傲的人,希望你們能明白,人其實是應該比生命更重要的東西的,如果你們確實沒有,也可以理解。但千萬不要你們自己認為活著最重要,就強迫其他人也要不管不顧地活下去……
有一種東西叫尊嚴;有一種東西叫良知;有一種東西叫愧疚;有一種東西叫擔當……
恰如一個賭徒,賭光了手裡的籌碼和資本,願賭服輸,不再去忽悠別人給自己慾望買單,這其實就是良知。但凡輸光了,然後就趕緊跑路,又去找親朋戚友挪、借、騙,這種人才是真正的無藥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