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春凳」沒有床那麼大,容易隨意搬動的特點,古人常常會將其放置在自己的臥房中,一般放在床邊或是床尾。
其作用便是在於晚上寬衣解帶之時,方便自己放置脫下來的衣物,脫鞋子時也可以坐在「春凳」上面,防止自己因為重心不穩而導致摔倒。
再加上由椿木製造而成的「春凳」具有一些獨特的香味,一來可以祛除房間中的蚊蟲,二來可以讓臥房變得更具格調。
在古時候,十分講究彩禮和嫁妝,當男性要娶妻之時,需要給女方家送一些東西當做彩禮,而女方也會進行回禮,這便是嫁妝。
在嫁妝中,「春凳」也算是一件較為重要的物品了。
不管是大戶人家還是普通的平民百姓,在女子出嫁時都會打造一件「春凳」作為一件陪嫁物,隨著其他嫁妝一起入贅到男方家。
當新婚之夜時,新娘也會坐在春凳上,等待新郎宴請完賓客之後回到屋內,與自己共結連理。而隨著「春凳」來到男方家裡之後,又有了更加廣泛的用途。
翻閱歷史對於「春凳」的記載中,其中就有這樣的一種說法,「春凳」是用來給嬰兒睡的,這樣就方便夫妻倆在夜晚,起身查看孩子的情況。
「春凳」在古代也常常被放置於大家閨秀的閨房之中。
我們很多喜歡研究古代歷史的人,都知道在古代時期,大多數朝代女子都是不允許到處拋頭露面的。
尤其是宋朝出現程朱理學之後,女子更加不能隨意上街,只能待在自己的閨房中等待出嫁,到了清朝之後,這種現象更加明顯。
因此,受到傳統思想文化的影響,古時女子的閨房外人不可隨意出入,而女孩子之間關係很好的話互稱閨蜜,這自然是能進入互相閨房的關係。
當女孩子們聊天的時候,就會待在屋中,一般是在女子的閨房中。
可二人也不方便坐在床上聊天,所以大家把春凳搬進了閨房,女孩子們在床尾的「春凳」一坐,話題就起來了,既不過分親密也不顯得生疏無禮。
在古代時,女性的地位不高,在沒有出嫁之前,她們是不被允許出門逛街的,長時間待在家中也很是無聊,因此只能坐在春凳上做些針線活打發時間。
要是到了春天之際,還可以把春凳搬到閨房之外,坐在上邊看看外邊的景色,陶冶一番情操。因此,在古代相較於男性,「春凳」更受女性的歡迎和喜愛。
「春凳」還有必要存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