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古代,就連一件破棉襖和舊皮袍也能去當鋪典當出銀子來?

2024-12-09     花峰婉     反饋
1/5
為什麼在古代,就連一件破棉襖和舊皮袍也能去當鋪典當出銀子來?

相信很多人看影視劇的時候都會看到,有人在捉襟見肘時,甚至拿自己的棉襖和皮袍子去當鋪,現代人對此可能感到難以理解,其實這種場景在古代,是真實存在的。

中國的典當歷史可以說是源遠流長,萌芽於秦漢兩代,興起於魏晉南北朝時期,成熟於唐、五代時期,而在明清兩代步入歷史鼎盛時期。

根據資料顯示,「康熙三年(1664年),按當鋪稅推算,全國約有當鋪二萬多家」,而到了乾隆年間,全國當鋪共有18075座,可見在「康乾盛世」期間,典當業的繁榮。

而且,在古代經營當鋪是一個很賺錢的行業,根據《和珅犯罪全案檔》記載,和珅被抄家前,經營的當鋪多達七十五家,連和珅這樣的巨貪都熱衷於當鋪生意,足見其暴利的程度。

明代末期,當鋪已經成為民間老百姓的習慣用語,而百姓們對於去當鋪典當物品也並不陌生。

當鋪一般是開設在街市繁華的地段,門口會掛一個大大的「當」字招牌。當鋪的圍牆很高,一是為了防盜,二者也為了防止外面偷窺,保護客戶的隱私。

古代當鋪的實質,是專門發放質押貸款的金融機構,說白了,就是抵物借錢的地方。當鋪裡面有一個很高的櫃檯,高度大概有一米五,典當者需要雙手將抵押物舉到櫃檯上。

典當者將自己所有的物品交給當鋪用來抵押借款,當鋪收取抵押品,發放貸款,利率很高,而典當關係中,一般為當票,這是一種類似於現代的格式合同的憑證。當鋪在寫當票的時候,一般用的是草書、減筆或者變化字,為了防止外行人模仿和篡改。

寫當票的時候,當鋪一般多寫典當物的缺點,無論所當物品新舊,一律冠以「破舊」字樣。比如:一般衣物,都寫上「蟲吃鼠咬」字樣;完整無缺的皮襖,也要寫成「光板五毛」;金表說成破銅表;當鋪這樣做的目的就是預防在儲存期間有所蝕損,以杜絕和當戶起爭執。
1/5
下一頁
奚芝厚 • 161K次觀看
舒黛葉 • 30K次觀看
奚芝厚 • 5K次觀看
舒黛葉 • 8K次觀看
福寶寶 • 47K次觀看
奚芝厚 • 4K次觀看
舒黛葉 • 15K次觀看
喬峰傳 • 4K次觀看
舒黛葉 • 4K次觀看
舒黛葉 • 7K次觀看
舒黛葉 • 34K次觀看
舒黛葉 • 13K次觀看
奚芝厚 • 2K次觀看
舒黛葉 • 7K次觀看
花峰婉 • 2K次觀看
呂純弘 • 17K次觀看
舒黛葉 • 8K次觀看
奚芝厚 • 2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舒黛葉 • 2K次觀看
舒黛葉 • 2K次觀看
舒黛葉 • 13K次觀看
舒黛葉 • 13K次觀看
舒黛葉 • 23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