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雞蛋揉面,不用一滴水,這樣的餅你吃過嗎?今天我就用5個雞蛋揉了1斤麵粉,沒用一滴水,也沒用烤箱,就用平底鍋烙了兩鍋餅, 孩子們說媽媽做的這個餅,比麵包還好吃!
這個餅就是山東風味麵食--喜餅。不過我也不知道我用的這個配方和做法是不是符合正宗喜餅的流程,畢竟我也不是當地人,只是在網上看了一些教程,分析了一下,動手試驗出這個喜餅。正宗不正宗其實並不重要,好吃才重要!家人喜歡,就是正宗的!

網上關於喜餅的介紹是:
喜餅,是一種中國民間婚姻禮儀用品。是男方收到女方嫁妝後,回贈女方的禮品;也作聘禮送給女方。如今也應用於其它喜事場合,人生五喜(結婚、誕生、升學、喬遷、祝壽),可作為回禮贈予親友,有「傳播喜訊、分享喜氣」之意。
乳山喜餅又稱媳婦餅、果餅、火燒。口感松軟,味道香美,面料飽滿,方便攜帶,深受喜愛。
我今天在家試著做喜餅,沒想到一次即成功,孩子們都很喜歡,我心裡也美美的。食譜趕緊分享一下,有喜歡麵食的小夥伴,也去試試吧!

原料:雞蛋5個、花生油70g、零卡糖60g、耐高糖酵母粉5g、麵粉500g。
(零卡糖可以換成普通白砂糖,花生油可以換成其它無特殊氣味的食用油)
餡料:紅糖適量、熟黑芝麻適量;
喜餅的詳細做法:

1、將5個雞蛋、70g花生油、60g零卡糖、5g耐高糖酵母粉混合均勻。要注意酵母粉不要和油放在一側。
2、再倒入500g麵粉,用筷子攪拌均勻,形成面絮;

3、將面絮揉至光滑,揉好的面團光滑柔軟有彈性, 蓋上保鮮膜,放到溫暖處發酵至2倍大;
4、發酵好的面團取出,放到面板上,按壓排氣,分成兩塊,取其中一塊面團搓長條,再切成8個小面劑;(另一塊備用的面團用保鮮膜蓋好,防止面團變干)

5、將每個面劑分別揉圓,最好是用搟麵杖搟開,折疊後再揉圓,這樣面團被充分排氣,做出來的喜餅緊致,有嚼頭。
6、面劑全部揉圓後,再用手心按扁,用搟麵杖搟成厚約1CM的圓餅,蓋上保鮮膜,醒發20-30分鐘。
7、電多功能鍋配平底盤,加熱,150度預熱3分鐘,把餅胚放到平底盤中,蓋上鍋蓋,烙3分鐘,翻面,再烙3分鐘,再翻面,烙1-2分鐘,再翻面烙1-2分鐘,重復2-3次,喜餅熟透即可。用時約10分鐘左右。
每次翻完面以後,需把鍋蓋蓋上,需要翻面的時候再打開鍋蓋。電多功能鍋可以控制溫度,明確時間,比較方便些。也可以換成普通平底鍋,先燒熱,再換小火烙制即可。

8、再做一些紅糖黑芝麻餡的喜餅。把熟黑芝麻用搟麵杖按壓搟碎,和紅糖混合拌在一起,比例可隨意,紅糖量要比黑芝麻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