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開春,國家鄉村振興,覆蓋薄膜全部免費。
一大清早,姜大媽就和兒媳,一起在地里幹活,心裡還讚嘆著,國家政策真好……
突然,兒媳拿著鋤頭開始轉圈,還咿咿呀呀地唱起來。
姜大媽臉一沉:「懶婆娘又開始偷懶了!還不好好乾活,一兒一女吃啥里?上學的錢從哪裡來……」
兒媳朝著姜大媽冷冷地笑著……

突然間,兒媳掄起鋤頭,朝著姜大媽的頭猛砸下去……
田野的人紛紛跑過來,拉開架,七手八腳將頭破血流的姜大媽送進了鄉村醫院,個個搖頭嘆氣:「命該如此啊!」
01
姜大媽的家在山區,早年喪夫。她一手拉扯大兩個兒子。
大兒子18歲那年,沒考上大學,到上海打工去了。
時隔一年,二兒子已18歲,也沒考上大學,到新疆打工去了,杳無音訊。
大兒子打工掙錢,準備娶媳婦。結果一連三年,辛苦的血汗錢都沒要回來,包工頭跑了。
臨近年關,身無分文,只能在飯店打零工,掙點路費回家。

02
大兒子回家了,還帶著一個高挑漂亮的女人,逢人便說,這是他的媳婦。
村裡人一改往日的鄙夷,全都誇讚姜大媽養了個有本事的兒子,一分彩禮不花,還能領回這麼一個漂亮的女人做媳婦。
姜大媽笑得合不攏嘴,說話的腔調也多了幾分得意,仿佛比別人高了兩截。
過了一段時間,村裡人漸漸發現,姜大媽的兒媳和正常人有些不一樣,據說就是個精神病人。
姜大媽的臉變得陰沉沉的,動輒就指著兒媳喋喋不休地謾罵。
兒媳經常驚恐萬狀,依然每天忙個不停,做飯,打掃衛生,放羊,擔水。
每當她稍微一發獃,胡言亂語,咿咿呀呀地唱,歪歪扭扭地跳。

姜大媽就操起一根趕羊的鞭子,大兒子就抓著嚇得瑟瑟發抖的媳婦,母子二人將這這個不知名的,又不知娘家在哪裡的可憐女人,狠狠地教訓一頓。
據姜大媽說,這個治病方法好,治一次能好四五天。既然是她家的兒媳,那就留著,好歹還能生養呢!
03
三年時間,兒媳生了一個女兒和一個兒子。
姜大媽看著孫女和孫子,笑得眼睛變成了細線。
姜大媽喜憂參半地說:「這個瘋女人好歹生了一雙兒女,可也不會養活,哎,這還得我老人家操心養活……」
大兒子仍舊種地,也沒多少收入。
兒媳身體也瘦弱起來,經常蓬頭垢面,挨打是家常便飯,干不完的活,病得恍惚不知東西也得拚命干。

她也常慈愛的看著兩個孩子,但經常在婆婆和丈夫不斷的痛罵聲中,流著淚,傻笑著,自言自語地走開了。
也有好心的村民,勸姜大媽給兒媳看病,病看好了,可以照顧好兩個孩子,姜大媽也可以安度晚年。
但是姜大媽說得很堅決,家裡還供養兩個孩子,根本沒有錢給兒媳看病,再說,萬一看得病好了,離開這個家咋辦?大兒子沒媳婦咋辦?家裡活誰干?
04
不知不覺,十五年過去了,兩個孩子都上了初中,他們不願意別人提起他們的媽媽,還說她是個瘋子,他們覺得,有這樣的母親,簡直是一種奇恥大辱。
平時在家對自己的母親愛理不理,就當她是空氣一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