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朋友跟我說,她打了兒子一巴掌。
寒假過後剛開學,兒子作息不好,還經常不及時完成作業。
那天,朋友加班到7點多回到家,發現丈夫在一旁看手機,兒子在畫畫,餐桌上空空如也。
她氣得不打一處來,痛罵丈夫一頓,轉身又批評兒子,以為孩子就會自覺做作業。
沒想到,做完飯後喊兒子吃飯,她發現房間里到處都是畫紙,兒子竟然還在畫畫。
她瞬間情緒崩潰,拽著兒子打了他一巴掌。
朋友事後也非常自責、後悔。
她說:「無論如何,我都不應該發脾氣、打人,我真不是一個好媽媽。」
其實,媽媽們每次在打完孩子後,都知道自己錯了,孩子還小,不應該亂發脾氣。
但當孩子又不聽話時,火氣蹭蹭蹭地一上來,根本控制不住。
火山爆發,殃及池魚,首當其沖的是無辜的孩子。


那些情緒失控的媽媽們
曾看到一個令人心碎的視訊。
一位媽媽坐在沙發上,瘋狂地扇自己耳光,一遍又一遍,扇到臉蛋都發紅髮腫。
原來,這位媽媽當天獨自帶倆娃。送大寶上學後,就哄小寶入睡,但小寶一直鬧,一直不願意午睡。
媽媽本想等小寶睡覺的時候可以做點家務,奈何小寶根本不配合。
看著狼狽不堪的客廳,她不受控制地生氣,大聲吼他、打他。
但又覺得一個還不會走路的小寶寶,根本不懂什麼叫聽話。
媽媽冷靜下來後,就覺得很後悔,無處發泄的她,只能對自己出氣。

正所謂,打在兒身,痛在媽身。
無論媽媽是因為什麼原因打罵孩子的,過後心裡肯定不舒服,會為自己一時沖動而後悔。
曾在知乎上看到一個扎心的話題:
「大家覺得打罵孩子是一種很離譜的行為嗎?」
這位網友的回答獲得高贊:
「自己沒當媽的時候,看到別人打孩子,就覺得那個父母有病。孩子是可愛的小天使,怎麼捨得下手。
可現在自己當媽了,才知道什麼叫感同身受。
在孩子兩歲多的時候,我也忍不住打了孩子,因為不打自己很氣,打了孩子也氣,打完又內疚,簡直神經病一樣。
覺得怎麼自己變成了曾經最討厭的人。」
不打不罵,心裡的憤怒無法宣洩。
罵了打了,內疚彷徨。
而下次出現類似情況,依然忍不住。
在這種無數次的拉扯中,媽媽們變得神經衰弱,自己不像自己。
沒有一位媽媽願意發脾氣鬧情緒,可現實是身心已超負荷,逼得她們難以控制情緒。

壓垮媽媽們的一根根稻草
《看不見的女性》一書中提到:
女性完成了75%的無償工作,她們每天花在家務上的時間約為3—6小時。
在家庭里,女性擔任了育嬰師、保姆、清潔工、家教等諸多工作。
不僅如此,大多數女性還需要出去工作賺錢,補貼家用。
既要貌美如花、帶娃顧家,還要賺錢養家。
媽媽們肩上的重擔越來越多,越來越重,壓得她們喘不過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