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然角的定義
自然角是教師和幼兒共同創設用來引導幼兒認識自然、融入自然、探究自然的有效場所。理解定義是我們創設自然角的基礎,只有真正理解了它的含義我們才知道該如何做。
共同、引導、認識、融入、探究、有效是自然角創設的關鍵詞。
幼兒舞蹈手工
,贊1533
共同:
強調了自然角的創設要尊重幼兒,讓幼兒一同參與,比如飼養小動物,老師自己決定要養魚,在自然角準備了各種各樣的魚甚至還搬來了水族箱,可是孩子們根本就不感興趣,反而是在戶外活動時對樹邊上的螞蟻表現的異常熱衷。
教師在決定養什麼時可以請孩子們也來說說他們的意願,這樣孩子才能做到積極主動的觀察探究。
引導:
在自然角的觀察種植養殖中肯定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比如《豆芽是芽麼》的案例中是不是芽的問題,教師引導幼兒自主的觀察最後找到答案。
認識:
這個很容易理解是讓幼兒了解動植物的名稱、外形特點、種類、生長習性及生長過程等。
融入:
指幼兒對動植物的接納、熱愛,能把這些真正的當做班級的一員,比如小烏龜,給她起名字、給她講故事、班級不大聲喧譁怕吵到他們。
探究:
幼兒在養護過程中要有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植物生病了幼兒能自主的想辦法解決。
有效:
教師要積極的觀察思考我們創設的自然角是否讓幼兒的觀察發現能力、種植能力、科學探究能力、養殖能力都有所提升。
如果沒有我們就要思考該如何改善能讓它變的有效!
二、創設自然角的意義
由於對動植物的養護照顧本事就是一個細緻、需要耐心、長時間認真付出的任務。所以自然角的創設對幼兒的發展有很大的意義。自然角的創設能夠培養幼兒的注意力、觀察力及堅持性;能夠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幼兒的種植養殖能力;能夠培養幼兒團結協作的意識;能夠培養幼兒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科學探究習慣;能夠豐富幼兒的知識,擴大視野,提高幼兒繪畫能力。
三、自然角的內容
了解了自然角的定義和意義我們就要思考自然角的投放內容,自然角主要分為三類:觀賞植物、種植植物、飼養動物。
觀賞植物:
我們主要觀察探究內容就是植物不同的根、莖、葉、花、果實,這種植物非常的普遍。
種植植物:
包括種子類比如瓜類豆類、扦插類比如長壽花、碰碰香、綠蘿、吊籃等,塊莖類也比較常見像紅薯、土豆、生薑。
飼養動物:
包括一些常見的小型動物比如金魚、烏龜、蝸牛、蠶、螞蟻、蝌蚪、螃蟹、龍蝦等。

四、自然角創設原則
在創設自然角時需要遵循以下原則。目標性 、季節性、整合性、參與性、 美觀性、布局合理性、安全性、豐富性。
目標性原則:教學活動有目標、同樣自然角也因該有它的目標,有了目標才能讓我們思路清晰的前行。在預設目標時有觀察發現能力、種植能力、科學探究能力、養殖能力這四方面的內容。具體目標根據每個班級的年齡特點、興趣特點與班級特色設定。
季節性原則:
春季
欣賞類:花、根、莖、葉種植類:種子(黃豆、綠豆、紅豆、西瓜、絲瓜、牽牛花、玉米、花生、葫蘆、向日葵、辣椒等)養殖類:小蝌蚪、蠶等
夏季
欣賞類:花、根、莖、葉種植類:種子(萬壽菊、雞冠花、鳳仙花一串紅等)養殖:大蝸牛、螞蟻等
秋季
欣賞類:收集種子、陳列收穫穀物、水果蔬菜、根、莖、葉、果實種植類:紅薯、土豆、各種蘿蔔、蔥、姜、蒜等養殖類:蟹、龍蝦、金魚、烏龜等
冬季
欣賞類:
根、莖、葉、花種植類:
水仙、風信子等養殖類:
蝸牛、螞蟻、金魚、烏龜等
整合性原則:在目標性原則中也提到了,目標的設定要考慮到班級的情況,創設時自然角時要與主題活動、區域活動相結合與本班園內大種植園地相結合。同時自然角的創設也要保證幼兒五大領域的共同發展。
參與性原則:
1. 幼兒的參與:可以和幼兒一同商討如何創設,鼓勵幼兒參與種植養護、引導幼兒積極的觀察探究。
2. 教師的參與:教師要預設目標;引領幼兒創設、種植養護、觀察探究;為幼兒提供物品材料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