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洱姨(化名)今年六十三歲,已經退休十三年,唯一的兒子也早立業成家了。有一個上初一的孫子。
洱姨的老伴兒去世得早,因此她這麼多年來只是獨自在鄉下養老,期間只是兒媳懷孕生產時她去照顧過罷了。
她曾經抱怨過這個兒媳:別人家都有婆媳問題,他們家肯定沒有。為啥?因為兒媳壓根不打算讓她一起來同住!
不過這一年,兒媳卻主動表示,支持接婆婆來城裡與小家庭同住,支持婆婆來養老!洱姨肯定樂開了花:從前一直覺得,是自己生的兒子被兒媳給搶走了,現在終於要還回來了,能不高興嗎?
可她興沖衝去兒子兒媳家住了才半個月便吃不消了,連夜收拾東西搬回鄉下,還向兒子表示,她再也不會來了,寧可去養老院也不會來了。
這是怎麼了?這位兒媳不厚道,待婆婆不好嗎?

02
洱姨一直覺得,自己家除了她老公早逝,運氣還是不錯的。
頭一胎生了個兒子!本來就想要兒子的夫妻倆不用再拼了,兒子便成了洱姨家最寶貝的那個獨生子。
兒子順利讀書升學,雖然學校很一般。畢業後作為「國企員工二代」回到他父母的單位企業——國企確實有對老員工這方面的照顧。看起來,順風順水,沒什麼好講的。
可洱姨唯一有些氣不過的,就是她那位兒媳。
兒媳其實也算「國企二代」,可據說當初是這小姑娘自己不願意回到單位,要跑出去找工作的,因此當了中學老師。洱姨的親家當初快為這個女兒愁死了,還好,他們女婿有國企編制,算得上「鐵飯碗」,生活工作有保障。這樣,女兒便也令人稍微安心一點了。
由此可以看出,洱姨這兒媳多少是有點犟,有自己想法的。
怪不得她會和洱姨的兒子成為小夫妻——這倆年輕人真的是互補呀!
洱姨的兒媳是「不管父母怎麼勸,不想回國企就是不想回」,她兒子則安分太多,什麼都聽自己媽媽的,不太「有主見」「有個性」。

這點洱姨挺滿意。可惜,兒子一結婚,就改成只聽兒媳的了!她這當媽的說什麼都不頂用了!
比如,當初兒子和兒媳只是談戀愛時,她便說過,儘量還是找企業內部的吧,穩定一些。她熟人也多,肯定能給兒子介紹到好的相親對象。
但她兒子就是不,整顆心都像吊到自己媳婦兒——也就是當時的女朋友——身上了似的,親媽說什麼都不聽,就是要和這姑娘結婚。
畢竟只有一個兒子,強扭的瓜又不甜,而且現在不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那套了,洱姨只能同意作罷。
沒想到,兒子婚後,更招人氣的就來了。
當時兒媳剛懷孕,她主動請纓去照顧兒媳和肚子裡的小孫子。在平日嘮嗑閒談的時候,她跟兒媳隨口說:「你這會兒月份小,上班才能應付。過兩天去把工作辭了吧,你這以後有的是任務要照顧孩子照顧這個家呢。而且二胎已經放開了,頭一胎不行就……」
她話沒說完,兒媳竟直接打斷,先說自己不會辭職,只會休假,以及她老公也在照顧孩子照顧家,不用全靠著她。
洱姨愣了。沒等老太太回過神來,兒媳又開口了,問:「頭一胎不行?媽,什麼叫『不行』啊,您給講講?是有先天疾病?」

洱姨一方面有些來氣,覺得這兒媳真不懂事,有些話還得自己這個當婆婆的明說。但另一方面,明顯洱姨自己也知道,有些東西是真不太合適放檯面上講,所以她有些氣急敗壞。
「就是,就是……二胎嘛,你們現在不像我那時候,只能生一個。你和我兒子可以湊個『兒女雙全』呀!」
想了想從前聽說的,以及從兒子執意娶她這件事透露出的這兒媳的性格脾氣,洱姨馬上換了個「兒女雙全」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