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過睡覺時,突然好像夢見自己在懸崖掉下去,隨即身體一抖被驚醒的經歷嗎?前幾天小九在粉絲群問了這個問題,得到的答案五花八門:
@冰糖雪梨:難道……這是猝死的徵兆嗎?我經常熬夜完都會出現這種情況來著。
@無段子不成活:
聽說是大腦怕你怕你死掉了——
大腦:身體你動動!
身體:(沉默)
大腦:身體不會是不行了吧!呼叫神經,快戳一戳身體!
神經:戳戳……
身體:嗯?怎麼了?
大腦:喔沒事了!
……
當然,以上情況就是在開玩笑,那真實情況到底是怎回事?

一、睡覺時經常「抖一抖」,小心疾病來臨
不少人睡覺時都遇到過「抖一抖」的現象,雖然比較常見,但是也要警惕疾病在作祟!
睡覺時猛然抖一下的現象,也被稱為「睡眠驚跳」或者「入睡抽動」。人體剛入睡時,全身肌肉處於放鬆狀態,大腦則是部分睡著了,睡眠加深之後,一旦大腦受到刺激,就會出現局部肌肉突然抽動的症狀。
據美國睡眠協會指出,有70%的人在一生中至少會經歷一次入睡抽動,有10%的人每天都會經歷一次。
入睡抽動是一種比較正常的心理現象,可能引發入睡抽動的生理原因有身體過於疲累、體內缺鈣等。
身體勞累過度,壓力太大等很容易導致精神緊張,增加入睡抽動的發生風險。另外體內缺鈣,血鈣含量低會導致肌肉神經過於亢奮,引起肌肉痙攣,這種情況在發育期的孩子們當中比較多見。

若排除生理性原因後,仍頻繁發生,需小心疾病的可能性!
大腦損傷:如果頻繁出現入睡抽動,同時伴有頭暈、頭痛等症狀,要警惕下丘腦或大腦皮層損傷,要儘快進行腦部CT檢查。
不寧腿綜合徵:睡覺時雙腿抽動,同時伴有疼痛、酸脹、麻木等症狀,要警惕不寧腿綜合徵。
帕金森:研究發現,帕金森患者出現入睡抽動的頻率更高,因此還要警惕帕金森症。
排除了疾病因素引起的入睡抽動之外,生理性的可以積極預防。
平常可以通過保證睡眠充足、作息規律,適當進行睡前伸展拉伸,保證正確的睡姿等來進行預防。

二、醒來時碰到「鬼壓床」,身體經歷了什麼?
相信有部分人遇到過這種情況—明明感覺已經醒了,但掙扎卻不能動彈,想說話也說不出來,似乎還是睡夢中一樣,也就是經歷了所謂的「鬼壓床」。
「鬼壓床」在醫學上被稱為「睡眠癱瘓」,也被稱為「睡眠麻痹」,是指在入睡或甦醒過程中出現的短暫、有意識的「癱瘓」症狀。這時人是清醒的,但無法控制自己的身體,也無法言語表達。
其實睡眠癱瘓的發生,主要是因為大腦雖然醒了,但身體還沒醒,這與快速眼動階段的肌肉麻痹有關。
一般情況下肌肉麻痹引發的「癱瘓」與快速眼動睡眠是同步的,但有些情況下快速眼動睡眠結束後,大腦清醒,但身體還在肌肉麻痹階段,就可能會出現睡眠癱瘓。

據研究統計,睡姿不當、作息不規律、睡眠不足、壓力過大、疾病等可能會引起睡眠癱瘓。另外,面朝上平躺著睡覺的姿勢,比側著身子睡覺更容易發生睡眠癱瘓。
患嗜睡症、焦慮症、精神分裂症、抑鬱症等疾病的患者,也容易發生睡眠癱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