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少林寺
反觀在明朝時期,明朝政府對少林寺多有封賞和建設,所以少林僧人對之感激萬分,將所習武藝報效朝廷,多次協助明朝軍隊鎮守邊防、對抗沿海倭寇的侵擾,甚至還幫忙鎮壓農民起義,所以心存戀明情結的少林僧眾對取而代之的清朝不無幽怨,這亦是可想而知的。
可是隨著清王朝的統治日益穩固,少林僧眾對「反清復明」已不抱幻想,戀明情結日趨淡化,他們也逐漸明白了「不依國主則法事難立」(《高僧傳》,釋慧皎著,南朝梁代高僧)的道理,深深認識到與清朝政府不睦,不利於少林寺和少林武術的發展。
與此同時,清朝統治者也了解歷代王朝,通過宗教來「暗助王道」的道理,開始調整對宗教的管理政策,不僅可以避免身懷絕技的少林武僧鋌而走險,危害自己的統治,又可以藉助少林寺為禪宗祖庭的特殊宗教地位,對其他佛寺施加影響。
於是這種對立關係在清朝中期開始出現轉變:康熙皇帝於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親筆御題「少林寺」匾額,至今據說仍掛在少林寺門上;雍正皇帝在雍正十三年(1735年)下旨大規模整修少林寺,乾隆皇帝也在乾隆八年(1743年)御賜一套《大藏經》,並在乾隆十五年(1750年)巡遊少林寺。
所以很可惜,電影《火燒少林寺》、《少林五祖》裡面轟轟烈烈的武打片段,只不過是編劇們天馬行空的創作,在歷史上並沒有發生過。
遠去的歷史
斗轉星移,無論是明朝還是清朝,這些都已走入歷史,無論是天地會還是紅花會,也已不復存在,「反清復明」的口號如今一般只在影視劇作品中出現。
其實台灣明鄭政權被清朝軍隊擊敗後,包括天地會、小刀會等主張反清復明的組織仍然積極活動,一些人後來逃往南洋各地,繼續宣揚反清復明的思想。
圖源:網絡
當然可能還是有朋友堅持九皇爺就是反清復明的義士,人們總是對精彩的傳說深信不疑。
有一位朋友之前還告訴我,說這九位義士就是國姓爺鄭成功的部將,繪聲繪影地敘述如何奉送鄭王爺出海。
同時也為他準備了一艘「王船」,而這些都在九皇信仰儀式的幾個主要步驟中都有體現,如「迎神」、「請水」、最後一天的「送神歸海」和「王船」等等。
不過究竟是先有傳說還是先有儀式,是為了配合儀式而杜撰了傳說,抑或因為有了傳說才形成了儀式?
這恐怕已經很難分辨清楚了。
時光荏苒,這些秘密幫會早已不存,「反清復明」也已成往日雲煙。
如今的斗母宮在繁華的現代城市中,靜靜地迎來每日的朝陽,每柱清香的供奉。
至於歷史那恐怕也變成了一段講不明、厘不清的故事,要從歷史的角度來考證這些來源並不容易。
但如果將傳說看作是當時當地、民情民意的反映,可能會有額外的收穫。
通過這些被沾染神話色彩的傳說,也可能會讓後人們發現民間信仰的來源與根基。
無論如何,不管你信奉哪一個宗教,我也和眾人一樣,祈求新冠病毒疫情早日離我們遠去,大家身體健康,這就是人生最大的福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