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旦上了年紀,慢慢的身體就會暴露出各種小問題,比如走路的時候雙腿發軟、沒勁。很多人會以為是身體累導致的,但是休息一會後也不會好轉。這個時候可能情況並不是想像中的那麼簡單,可能是疾病上門的信號。今天就和你說一說,為什麼上了年紀之後,雙腿會有無力、發軟的現象。

人老了以後,雙腿最大的變化是什麼?
樹老根先枯,人老腿先衰,因為腿上分布身體一般的神經、血管,還有身體裡面的最大的關節,最大的肌肉群,所以一旦身體衰老,雙腿是能夠最先反映出來的。上了年紀之後保護腿腳,也是有利於身體健康的方式之一。
人老了,腿部肌肉會流失
人老了後,腿部的肌肉群的肌肉也會慢慢地流失,尤其是在40歲以後,流失的速度就會加快,還有身上的肌肉也是。肌肉流失不僅會導致身體不再緊緻,身材也會走樣。
膝關節是身體里最大的關節,沒有了肌肉的保護,也會變得脆弱,要是不好好保護,可能會導致關節炎等疾病,影響日常的活動,容易摔倒。
除了肌肉,骨密度下降也是常事
人老了,骨骼裡面營養流失,其實從30歲就已經開始,只不過到中年50歲流失的速度加快,所以這個時候人就會明顯的感覺到身體的平衡、協調能力下降,時不時的就會雙腿疼痛,胸骨疼痛等,也會容易摔倒。
一個人年輕的時候腿腳無論再怎麼有勁,老了之後也抗不過歲月的洗禮吧,肌肉力量下降,骨密度下降。

那雙腿無力、發軟,是否就和雙腿的衰退有關?
這個要看體質和生活方式,在老年人當中,流行這樣的一句話「千金難買老來瘦」,其實過瘦的老人身體反而更不健康,會增加「肌少症」發生風險。
什麼是「肌少症」?
字面上理解這個詞的意思就是說身體肌肉減少的症狀,臨床上解釋的話,就是說肌肉力量流失處於「持續不停」的狀態。
上面我們了解到,雙腿上分布著大量的肌肉群,要是肌肉流失的話,就會導致雙腿的骨骼失去保護,容易導致腿部的不適症狀。
例如身體體能降低、身體代謝異常、容易跌倒,還會增加殘疾、死亡等風險,同時也會影響行走,導致走路的時候感覺到雙腿就像是失去了支撐一樣沒有力氣,還會時不時的發軟。
雙腿無力發軟是小,摔倒是大,老人經不住摔,尤其是高齡老人,身體虛弱,骨頭還脆,隨便一摔就有可能導致殘疾、死亡等。

對待「肌少症」,老年人應該這樣應對
其實導致老年人患上肌少症,除了與上了年紀有關,還有是因為平時身體「很少鍛鍊」,還有每天「營養沒跟上」
所以說,預防肌少症的話,就會從源頭干預這個引發肌少症的事情
第一個就是讓身體得到鍛鍊,很多老人認為上了年紀就要靜養,能少動就少動,這樣你的身體不「生鏽」才怪,年紀越大越要動。
隨便晃晃腿、伸伸腰就想達到預防肌少症肯定是不行的,研究發現運動對於肌肉的減少確實是有預防和控制的積極作用的。運動有很多,建議老年人可以做一做抗阻運動。
對於老年人而言,做抗阻運動的話,可以藉助彈力帶。就是用身體部位拉伸彈力帶,鍛鍊腿部的肌肉群,延緩流失。除了彈力帶,還有靠牆靜蹲、坐位抬腿等都可以,每天堅持做。
當然,光是做抗阻運動肯定是不行的,營養的補充也是要跟上的。

預防肌少症,要注意哪些營養補充?
《英國醫學雜誌》曾經提出建議,認為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可以預防肌少症。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有全穀物(糙米、全麥、玉米、紅豆、黑米等)、豆類、新鮮果蔬(芹菜、香蕉、韭菜)等,攝入豐富的膳食纖維,有助於促進腸胃蠕動,有利於身體對各個營養的吸收,還可以預防老年人便秘的症狀。
蛋白質是構成肌肉的主要營養物質,所以在攝入膳食纖維的同時,還可以多吃優質蛋白,像是雞蛋、魚蝦等。
除了蛋白質,還有鈣物質和維生素D,老人年紀大了鈣物質不斷流失,這個時候不好好的補充鈣物質,就會導致骨質輸送的情況越來越糟,建議吃點牛奶、菠菜、蘑菇等食物。維生素D有助於身體對鈣物質的吸收,可以通過多曬太陽補充。

總而言之,老了之後,擁有一個強健的腿腳是非常重要的,發現雙腿無力、發軟,就要注意是不是因為肌少症的原因,積極運動,做好營養的補充,預防肌少症。
參考文獻:
1. 什麼是肌少症原創2021-10-25 14:17·健康指南新媒體
2. 走路沒勁,腿發軟,易摔倒,小心肌少症2021-01-10 20:31·天視健康直播間
3. 對抗老年肌少症,你做對了嗎?2021-10-08 18:34·中國護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