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馬俑坑挖出「秦朝黑科技」領先世界幾千年,為何至今也無法解釋

2024-04-09     花峰婉     反饋
3/10
青銅兵器的柔韌性向來是個比較讓人頭痛的問題。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古代的青銅劍相比於後世的鐵劍明顯要短小、寬大不少,這主要是因為, 以古代的青銅工藝,青銅劍一旦做得過長、過窄,其硬度將很難把控,很容易在交戰中被折斷。

但兵馬俑中的青銅劍,卻與我們對於古代青銅劍的刻板印象大相徑庭,它狀如柳葉,外形細長。俗話說「一寸長,一寸強」,秦劍這種比其他青銅劍都要長一點的造型,在作戰時的威力往往更強。

除此之外,秦劍的韌性也極為出色。 兵馬俑坑中有一把青銅劍,在被發現時已經被一座倒下的兵俑壓彎成了45度角。當時的考古隊員看見之後,也只能略表遺憾。

畢竟對於這些經常進行考古發掘的人員來說,這種遭到毀壞的文物,他們見過的也算不少了。 然而,就在他們把兵俑搬開時,出人意料的事情發生了:

只見 這兵俑前腳剛剛被搬走,後腳那把被壓彎了至少上千年的青銅寶劍,瞬間反彈了起來,重新恢復了平直的狀態,而且毫發無傷。在場的考古人員無不目瞪口呆,被這把青銅劍的堅韌性震驚得說不出話來。

後來,專家們將這把青銅劍與其他青銅劍進行了一番對比和研究,發現 秦劍的銅錫比例搭配得極為合理。

所謂銅錫比例,指的是在鑄造青銅劍時,往裡摻雜的錫金屬與銅金屬的比例。摻雜的錫越多,青銅劍越硬,反之越軟。《周禮·考工記》中就曾記載過, 「三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大刃之齊」,也就是說, 在鑄造青銅劍時,錫金屬占比應當在25%左右。

而秦劍的鑄造比例非常有意思, 它外部的含錫量有30%之多,但內部的含錫量卻僅有20%。這種外硬內軟的設計,可以 讓青銅劍在作戰時極為堅固,劍刃不容易砍出缺口,而內部十分柔韌,無論多麼彎曲都不會折斷。

根據測算, 兵馬俑坑中出土的秦劍,其硬度已經達到了調質後的中碳鋼的硬度。我們要知道,論起堅韌程度,青銅的上限絕對不如鋼鐵。而秦劍的工藝能達到與現代的中碳鋼相媲美,足可見秦劍的合金比例已經近乎完美,已經把對青銅材料的運用發揮到了極致。
奚芝厚 • 167K次觀看
舒黛葉 • 31K次觀看
奚芝厚 • 5K次觀看
舒黛葉 • 8K次觀看
福寶寶 • 47K次觀看
奚芝厚 • 4K次觀看
舒黛葉 • 15K次觀看
喬峰傳 • 4K次觀看
舒黛葉 • 4K次觀看
舒黛葉 • 7K次觀看
舒黛葉 • 35K次觀看
舒黛葉 • 13K次觀看
奚芝厚 • 2K次觀看
舒黛葉 • 7K次觀看
花峰婉 • 2K次觀看
呂純弘 • 17K次觀看
舒黛葉 • 8K次觀看
奚芝厚 • 2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舒黛葉 • 2K次觀看
舒黛葉 • 2K次觀看
舒黛葉 • 13K次觀看
舒黛葉 • 13K次觀看
舒黛葉 • 23K次觀看